撞上紙箱,就可以知道所謂的感覺

不管是彎曲的街道或在窄巷會車,計程車司機都能巧妙地控制方向盤,真可說是專家中的專家。為什麼他們操作方向盤的技術會那麼完美?因為他們已經用身體記住了最精準的車身寬度,和轉動方向盤時車身的幅寬變化。要抓住這種感覺,可以練習慢慢轉動方向盤,記住轉動時輪胎所畫出的軌跡或車子的四個角落會在何處通過。要是能記住這種感覺,你的駕駛技術就能再更上一層樓。

再稍微詳細地說明,也就是要了解:
(1)最接近車身前後距離的點在何處;
(2)最接近右側的點在何處;
(3)方向盤大幅向右迴轉時,車身右側(在前後門的位置)切入內側多少距離(內輪差);
(4)方向盤向左或向右大幅迴轉倒車時,右側或左側的車身寬幅增加多少(外輪差)等等事情。

關於(3),雖然左邊也是一樣,但是在駕駛座旁,就可直接用眼睛觀察,所以應該沒什麼問題。

要訓練這種感覺,可以用紙箱練習。找個寬敞的空地,放幾個紙箱做成車道,用車子實際去撞紙箱看看。

關於(1),可以測試自己倒車到什麼程愛不會撞上紙箱。事實上,應該是比自己想像的距離要短很多。反覆練習幾次,應該就可以在 10公分 前停下。車輛的前端也是如此。

接著將紙箱以 2.2公尺左右的間隔排列,試著從中間開過去。這樣可以抓到右邊的最近距離。2.2公尺可以讓相當大的車子通過,但從駕駛座看起來會顯得相當窄。

再來做一個寬 3 公尺的假停車場,練習倒車入庫。看看倒車到什麼程度開始轉動方向盤,可以不撞上紙箱就進入車庫。相反地,不要直線開出車庫,看看方向盤轉到什麼程度開出去,可以不撞上紙箱。這樣子,就可以知道內輪差的界限是多少了。

在這裡所訓練出來的感覺,可以幫助你在窄巷急轉彎,或倒車入庫及路邊停車時,知道方向盤要切轉到什麼程度。人類的感覺是不可思議的東西,一旦對車身有了感覺,對別的大車也可以通用。就算是用小汽車練習,也可以應用在大車上的。

不一定要握在方向盤10點10分的位置


坐在姿勢正確的座位上後,接著就是握方向盤的方式。一般教練場教的是握在10點10分的位置,當然這是正確的握姿。但我個人認為,並不需要死守著10點10分的姿勢‧其他像是10點20分、9點10分或9點15分等等,只要兩手能確實握好方向盤,應該都是可以的。

在遠距離駕駛時,若是一直握著10點10方的姿勢,久了也會累。我自己開車的時候,會隨著當時的心情,改變握方向盤的姿勢,只是再怎麼累,也不能用兩手握住方向盤下端,因焉要是遇到突然必須旋轉方向盤的時候,會來不及改變握姿,使應對遲緩。

另外,兩手一起緊握方向盤上方,也同樣無法應對空如其來的危險。

女性駕駛中,有人在握方向盤時,手或肩膀會過於用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一心想維持直線前進所以緊張。但這樣會引起反效果,讓車子搖搖晃晃。方向盤在製造時,就被設定成行駛時,會自動回到直線前進的位置。就算將方向盤切到一個角度,一放手,它仍然會回到原來的位置。因為有這樣的設計,所以車子是會直線前進的。

如果你太用力握住方向盤,連肩膀都用了力,方向盤便無法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車子會搖晃。放掉肩膀及手的力量,利用方向盤回到原位的滑力,車子自然就會往前直駛了。

另外,常會有人反握方向盤,不要這樣做。反握方向盤只用在從前的非動力方向盤,停車時的空轉等等情況而已。用反握方向盤的方式開車,乍看之下似乎很輕鬆,那只是錯覺。現在的汽車幾乎都是動力方向盤,轉動時不會用到手腕的力氣。要是一旦養成反握方向盤的方式,會讓你在緊急時無法回復該有的正確握姿。

同車乘客也一定要繫上安全帶


自動排檔、空調、動力方向盤等,都是現代汽車的配備,讓汽車變得更舒適。近來更加上讓汽車行走更安定的ABS、牽引控制、自動避震系統等新科技,讓汽車功能更上一層樓。最近,聽說連接近自動駕駛的汽車都已經上市了。汽車誕生至今一百年,可說是已有飛躍式的進步。

話雖如此,車禍仍舊照樣發生、人員照樣傷亡。就算現代汽車的安全性能一直向上提升,但若是用時速 100公里 的速度撞牆,不管是什麼樣的汽車,都很難有人生還。

可以減低車禍衝擊的裝置只有一樣,就是安全帶。不繫安全帶開車,就如同是自殺一樣。雖然近年來,幾乎所有汽車都裝有安全氣囊,但並不完全可以遏止危險,充其量不過是輔助安全帶而已。要讓安全氣囊發揮正常機能,前提就是「繫上安全帶」

安全帶在時速 55公里 的撞擊車禍中,幾乎都可以保住駕駛人及乘客的生命。汽車的衝撞是相當猛烈的,譬如以時速 20公里 的速度去撞電線桿,坐在前座的人會把擋風玻璃撞破。但是假如有正確地繫上安全帶,即使撞車,頭也下會撞到擋風玻璃。有人問過一個很妙的問題:如果是在時速高達 100公里 的高速公路上撞車,不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但是在高速公路撞車之前,一定都會緊急煞車,所以下一定會以時速 100公里 的速度撞上,所以效果還是可以期待的。

安全帶不是只有駕駛人繫上就好了,同車的乘客一樣要繫。坐在後座的人若是不繫安全帶,撞車時就會從後座飛向前座,直接猛烈撞擊前座的人。

最後的重點是,要正確地繫上安全帶。肩膀的安全帶不要卡到脖子,下方的安全帶也不要卡在腹部,而要繫在腰骨的位置。要是繫在脖子和腹部的位置,反而會有危險。大體上,所有的安全帶在肩膀的地方都可以調整,所以要將安全帶調到不會卡住脖子的地方。還有就是盡量深深地坐進駕駛座,將安全帶橫過左右腰骨好好繫住。

這才是正確的駕駛姿勢


首先,我們來談談駕駛座的調整。請先確認一下,你的右腳是不是可以確實踩下煞車和油門。踩的時候,只能動到膝蓋以下,不能移動大腿。正確動作是腳跟靠在地上,將腳從油門移到煞車,再從煞車移到油門,這是基本動作。若是在做這動作時,會覺得礙手礙腳,很明顯地就是駕駛座調得太前面了。

接下來是調整駕駛座的椅背傾角,將一隻手放在方向盤上方,手肘稍可彎曲的位置就是最好的角度。兩手握住方向盤時,背部及臀部要能和座椅密合。身體若是浮在座倚上,轉彎時會使身體晃動,無法好好控制方向盤。所以最好將座倚調整到跟身體之間沒有任何空隙為佳。

若是車子座椅可以調整高低,也要調整一下。我自己是喜歡較高、視野較好的位置。最近車子的座椅比以前高了許多,視線較高也比較好開車。

用兩手握住方向盤,轉動一下,看看是不是很好控制。然後踩看看煞車,能不能用力踩下去。用力踩的時候,臀部會下會浮起來。要是有任何不順的感覺,請照上面所講的三個重點各自調整,找出最好的位置。為了找出自己最適合的駕駛姿勢,再怎麼挑剔都是應該的。

另外,頭枕的高度不是在脖子的位置,而要靠在頭的後方,這在被後方追撞時,可以減少扭傷脖子的危險。有的車子可以調整方向盤高低,有時住下謂會遮住儀表板,這一點要注意。

最後操作一下排檔悍,如果可以輕鬆操控,就完成調整的工作了。

這就是最好的駕駛姿勢。對於那些會緊握方向盤開車的人來說,一開始多少會覺得不太習慣,但只要過兩、三個星期就會習慣了。

良好的駕駛姿勢,不只能輕鬆地操作方向盤或獲得良好視線,發生事故時更可以保護自己生命安全。如果突然發生撞車的狀況,這個姿勢可以幫助駕駛人用力踩下煞車,雙手伸直將身體壓向座位,減輕所受的傷害。

總之,用力踩油門


和攻擊性強的男性不同,女性的性格較溫和、具防衛心,所以怎麼樣都無法一口氣用力踩下油門。就算是開車技巧不錯的女性駕駛朋友,幾乎也都不太會全力踩下油門。大概是因為固定觀念認為「開快車危險」,所以感到害怕吧!但是要知道,有此狀況速度不夠反而更危險。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從交流道上高速公路。車子從交流道進入高速公路時,必須猛力加速,快速切人車流之中。這時如果踩油門的力道太小又太慢,進入車道時的速度比車流速慢,就會非常危險。不但會阻塞在原車道行進的車輛,也會逼使後面的車輛踩煞車,或為了回避不得不變換車道,這些都會大幅提高發生車禍的危險。

要是在交流道的加速車道遇到一輛加速緩慢的卡車,一定要保持距離,取得一個加速的空間,打了方向燈之後,再用力踩下油門。像是左圖,你的車在A就要開始加速,然後在到達B之前就必須進到主線車道。假設在C可以看到1號童和2號車,如果不可能在1號車之前切人,就只能在H號車和2號車之間切進去。在C處與1號車併行時,1號車和2號車的車速是比較快的,如果要趕上他們,而且在中間切進主線車道,就必須加速到比主線車道的車速更快才能辦到。

因為如此,就必須在短時間內加速,可以的話比主線車道的車速快15至20%。用比主線車道更快的車速切進去,從後面看會覺得你的車是漸漸遠離的,對【 2 號車】的人來說也比較輕鬆‧因此,要進入高速公路時,要小心絕不讓後面的【 2 號車】受到驚嚇。因此,為了確保與【 2 號車】的車距,最好加速到自己的車能緊跟在【 l 號車】之後。

之後先保持同樣的車速,由照後鏡及右後視鏡確認2號車的位置,然後盡可能用圓滑的角度切進主線車道。只想要快快進入車道,便急忙轉動方向盤,直直地切進去是很危險的。用比主線車道快的車速進入車流中,基本上不會有被追撞的危險。進入高速公路之後,再配合車流的速度將車子慢下。

要是可抓住路邊停車的方法,就可以順利停好車


現代都市人口眾多,實在沒有多餘的停車空間,讓都市的駕駛人吃了下少苦頭。像美國那種寬闊得可以斜向停車的停車場,不論老年人或剛學會開車的人都能輕鬆停車,我們也只能乾羡慕而已。

很多女性駕駛朋友都對停車感到害怕,一想到出門要把車停進停車場,就根本不想開車了。但是,開車是非常方便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為了能更自由地使用車子,再棘手的技巧都一定要克服。

停車方式有斜向停車、橫向停車及縱向停車三種。狹窄的停車場多是倒車入庫的形式,像是餐廳的停車場、收費停車場及路邊停車場等。我們常可看到女性駕駛朋友在路邊,辛苦地將車由車頭停進空間不足的停車格,不過大多不可能成功。就算幸運地停了進去,之後開出來又比停進去更辛苦。縱向停車的停車格,是不可能由車頭方向停進去的。

此時要先了解「倒車才能進去」的理由。要把車停進狹窄的停車空間,倒車要遠比由車頭進入簡單得多,這跟車輪的「內輪差」有關。也就是說,車子的後輪比前輪更容易向內側回轉。剛學會開車的人,常在右轉時,去擦撞到路邊的電線捍或轉角的牆,就是因為內輪差距的開係。停車時常因內輪差的阻擋,很難由車頭停車,因為會被隔壁車輛卡到。要是倒車的話,因為少了內輪差,就算是狹窄的停車位,也能輕鬆地將車子塞進停車位的。


之後我們還會詳細介紹各種停車方法,為了能輕鬆地將車停好,先好好學會倒車入庫的方法吧!不管怎樣就是不斷練習。縱向的路邊停車比較困難,但橫向停車應該可以馬上抓到訣竅。一個人開車的時候,一定要下車親眼確認一下自己停得如何。這樣反覆個兩三次,一定可以成功地一次就把車停好的。

不要擋住對方的前進路線


要開車穿過商店街,真是一大挑戰。有母親搖搖晃晃地推著上面載著小孩的腳踏車,有左右橫越馬路的逛街路人,還有卡車停在路邊卸貨,更有飛快超車的輕型機車,最後前面還來了輛公車。
結論是,最好盡量避免開進這種巷道,盡可能開在大馬路上。要是不得已非要開進這種地方,盡量慢慢一點一點地前進。

要穿越這種混亂的地方,沒有別的方法,就是慢慢開。如果曾經被這種地方嚇到,就更要放慢你的車速。真的進到狹窄巷道(像路寬窄於 3.5公尺 的地方),一定要放慢車速,最好是以即使前方突然有東西跑出來,還能馬上煞車的速度前進。有時,說不定還只能用散步般的速度開車。不過,我們也常看到有人在這種路上呼嘯而過,真的很沒常識。

有些人很怕這種慢慢前進的開車方武,也許是因為他們都用不正確的方式踩油門(像是利用伸縮膝蓋來出力),踩油門時,要用腳踝操作,將腳跟放在地上作支點,交互踩油門及煞車,而且在踩踏板時,要將腳跟固定在地上,利用腳踝上下控制,更能靈活調整力道。伸縮膝蓋的方式只能用在緊急煞車,因為那時必須用力。如果會用到這種固定腳跟來調整力道的方式,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因為可能會很難控制(雖然我沒有穿高跟鞋踩油門或剎車的經驗)。

自動排檔的車不必靠油門就可低速前進,若再利用踩放煞車來調整速度,可以讓車子速度更慢。要是沒什麼自信,可以找個寬廣的停車場或場地練習一下。

令人意外地,即使在慢慢前進的情況下,很少女性駕駛能夠即時煞車。通常都是一直尖叫不踩煞車,然後「碰」地一聲就撞上了。要是覺得危險,不必猶豫用力踩下煞車,因為慢慢開車的目的就是為了此時。

這時只能用散步般的速度前進了

要開車穿過商店街,真是一大挑戰。有母親搖搖晃晃地推著上面載著小孩的腳踏車,有左右橫越馬路的逛街路人,還有卡車停在路邊卸貨,更有飛快超車的輕型機車,最後前面還來了輛公車。
結論是,最好盡量避免開進這種巷道,盡可能開在大馬路上。要是不得已非要開進這種地方,盡量慢慢一點一點地前進。


要穿越這種混亂的地方,沒有別的方法,就是慢慢開。如果曾經被這種地方嚇到,就更要放慢你的車速。真的進到狹窄巷道(像路寬窄於 3.5公尺 的地方),一定要放慢車速,最好是以即使前方突然有東西跑出來,還能馬上煞車的速度前進。有時,說不定還只能用散步般的速度開車。不過,我們也常看到有人在這種路上呼嘯而過,真的很沒常識。

有些人很怕這種慢慢前進的開車方武,也許是因為他們都用不正確的方式踩油門(像是利用伸縮膝蓋來出力),踩油門時,要用腳踝操作,將腳跟放在地上作支點,交互踩油門及煞車,而且在踩踏板時,要將腳跟固定在地上,利用腳踝上下控制,更能靈活調整力道。伸縮膝蓋的方式只能用在緊急煞車,因為那時必須用力。如果會用到這種固定腳跟來調整力道的方式,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因為可能會很難控制(雖然我沒有穿高跟鞋踩油門或剎車的經驗)。

自動排檔的車不必靠油門就可低速前進,若再利用踩放煞車來調整速度,可以讓車子速度更慢。要是沒什麼自信,可以找個寬廣的停車場或場地練習一下。 令人意外地,即使在慢慢前進的情況下,很少女性駕駛能夠即時煞車。通常都是一直尖叫不踩煞車,然後「碰」地一聲就撞上了。要是覺得危險,不必猶豫用力踩下煞車,因為慢慢開車的目的就是為了此時。

馬上跟著前面的車子切進去


從沒有紅綠燈的窄巷要切入車流量大的大馬路,比方說從住宅區的小巷子一下子要右轉切入幹道,對駕駛技術沒自信的女性朋友來說,應該是件可怕的事。要趁車流中斷時趕快右轉,後面的車子又緊逼而來,的確令人害怕。


但是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打算右轉切人車道的動作,清楚地表現給後方來車知道,讓他們有足夠時間踩煞車減速。為此,不但要取得和後方車輛的距離,一旦進入車流更必須馬上回正方向盤,踩下油門加速,讓後方車輛下會撞上。比方說,若是進入時速 50公里 的車流,就需要加速到 60公里 。一旦進到車流中,必須馬上減速,將速度回復到和車流一樣。

問題是,跟下一部車要保持多少距離才算安全?我們先設定車流速度是 50公里 好了,你的車若是小型車,右轉後加速到 60公里 大約要8秒,這8秒鐘之間下一部車大概可以行駛 110公尺 。不過,說是 110公尺 ,也搞下清楚到底有多遠。這時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車流,計算遠方來車行駛到眼前需要多少時間,如此一來,就大概能抓住8秒 110公尺 的感覺了。將距離換算成時間是很重要的。由於你的車子是在加速中,所以若能和後方車輛保持大約六秒的距離,也就是約 80公尺 ,就算安全。

但要等到一個理想的切入機會似乎不太容易,所以最好要下定決心,車流一有空隙,就馬上跟著前面的車子切進去。此時動作要快,因為是中途插進去的,要是動作太慢,會讓人嚇出一身冷汗。原則上,盡量避免做出那種讓人緊急煞車的事。
還有一件要注意的事是,必須確認自己所跟著的前方車輛,不會遇到紅燈減速。只從照後鏡中,注意後方來車而拼命加速,會下小心撞上前面的車子,前方車輛的行動同樣要十分注意。

行駛右車道常會被迫變換車道


女性駕駛人似乎特別害怕換車道,不過,害怕換車道是對的。因為車道換來換去會給前後車輛帶來麻煩,而且會發生不必要的車禍。所以盡可能開車時,不要隨意變換車道,這是很重要的事。

在車流量較多的雙線道開車,你會靠左行駛還是靠右行駛?我們在教練場時都教靠右行駛,但我大多靠左行駛。為什麼?因為靠右行駛的話,許多時候會被迫變換車道。像是前面有公車站或路邊有貨車卸貨等等,有時還會碰到有人臨時停車,讓你為之氣結!

靠左開車當然還是會遇到要變換車道的時候,況且在那之前,你就必須要能換到左邊的內側車道。

變換車道的竅門就是,一邊稍稍加速一邊變換。因為換車道時的行進方向是斜的,所以行車距離會拉長,拉長的距離用加速來補足,才能順利變換。另外,加速可以爭取一些時問,避免被後方來車追上。

要加速變換車道時,原本自己行駛的車道前必須是沒有車的,這點很重要,若前面沒有空間,就要先放慢車速,拉開自己和前方車子的距離,然後利用這個距離加速。

加速之後,後方的車子要追上需要一點時間,此時就利用這一點時間,慢慢操作方向盤。女性駕駛朋友會因為害怕,而想快快完成這個動作,一口氣就將方向盤轉過去,這不但相當危險,還會讓周圍的車子嚇一跳。變換車道的竅門還是在於邊加速邊慢慢轉動方向盤。

照步驟來是這樣的:
(1) 確認與前方車輛的距離;
(2) 打方向燈;
(3) 用車內照後鏡及目視確認後方安全;
(4) 稍稍快速操作方向盤。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此時要注意,車內照後鏡的右側是視線死角。所以要盡可能轉過頭去直接確認,要不然也要仔細觀察車內照後鏡。另外,將臉貼近照後鏡這個方法,看起來雖然很拙,但是可以確實確認右後方的情況。

養成良好的右轉習慣吧!


各位,你認為右轉比左轉容易嗎?不!絕對不是。最近,我發現右轉比左轉可怕得多,理由就是旁若無人、四處亂鑽的機車。右轉常發主的車禍,大多是機車造成的,所以右轉時首先要注意這一點。

機車會在斜後方與汽車併行,對駕駛人來說,這是後視鏡的死角,大多數人都不會注意到機車的存在。這時要提早打方向燈,讓機車騎士知道你準備右轉。

尤其是有些機車騎士會在車陣中鑽來鑽去,不管你怎麼打方向燈,他們還是會從右邊出現,這時只能靠自己盡最大力量來注意了。

打方向燈之後,要一邊放慢速度,一邊看照後鏡及右後視鏡,確認右邊和後方沒有機車。如果機車太靠近你的車子,甚至和你併行,一定要放慢速度讓他先過。若是右後方沒有機車,盡可能將你的車向右靠,不要留下任何空隙讓機車鑽進來。

如果因為要右轉而車速放太慢,可能就會有機車從後面加速鑽到車子右方,所以一定要再次確認右邊的後視鏡。

將上述內容整理如下:
(1)打方向燈;
(2)用後視鏡及目視確認右後方;
(3)將車子向右靠;
(4)再次從後視鏡確認一次後右轉。也有人先確認後才打方向燈,但我認為先打方向燈示意是比較好的。

右轉時還有另一種危險,就是從斑馬線右邊突然衝出來的腳踏車。要是你認為斑馬線上沒有行人就是安全的話,或許你就會被右邊出現的腳踏車撞上。

腳踏車也是有相當速度的,會從駕駛人看不到的地方飛奔出來。不用說,對方那邊是綠燈,要是發生車禍,無論怎樣錯都會是在駕駛人身上。

駕車在山區路段時,翻車不如撞山

一般駕駛人在剛開始行駛山路時,大都會感到很害怕,但有數次經驗後,便會瞭解箇中滋味,而喜歡行駛山路了。因為山中的景色好,交通量少,尤其是駕駛山路的緊張刺激,更是迷住了許多駕駛人,有人說開車的魅力有三,即速度,打滑,緊張刺激。而在山路上開車,技術熟練後,便可同時享受到以上三種快感。所以近來很多人,根本不是為了上山而駛經山路,而是專門為了要在山路上開車而上山。

當然,若過分高興,往往會發生危險。因為不論任何事,當暸解其中樂趣時,是精神最鬆懈的時候。在技術不熟練的時候,還能保持緊張、小心行動,等技術熟練後,就會忘記了當初的警戒心,許多駕駛人在行駛山路時,便是由於疏忽而造成了大車禍。快速行駛在山路上確實很痛快,可是只要稍微一鬆懈,就會闖禍。只要少許的方向盤操作錯誤,或煞車晚了一步,都有可能在瞬間葬身谷底。

現在汽車的車身雖然很堅固,可是若墜落谷底,還是一樣會摔得稀爛,人不死也是重傷。即使是幾公尺的深度,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在山路上行駛,如果方向盤或煞車有所差錯時,使有撞山或翻落山崖的可能,而我們既然知道翻落山崖的結果必定是車毀人亡,所以在翻車與撞山二者之中,必須選擇其一的時候,就要選擇撞山。而在撞山時,應該注意儘量避免撞大的岩石或樹木,最好是撞向土坡或緊靠崖壁停車,並且儘量以斜方向用保險槓或檔泥板撞上去。如此便可緩和衝擊力,此時汽車外表的損壞雖然很大,但是引擎及方向盤等車子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卻不會壞。當然,車上的人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

日本有名的日光「馬返坡」有四十八個轉彎,過去由於翻車事件很多,所以在路的險要地方,都有用砂做成的撞車堤防,現在這種堤防都只有警告作用,已很少有車輛會撞上去了,說起來倒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希望諸位駕駛朋友要記住,在山路上面臨危機時,要避免翻車而選擇撞車或撞山。但是若和傾卸車等重車相撞還是會沒命的,在這種時侯,寧可撞大岩石,傷害可能還小些。

技術較好的駕駛人,一定要駕駛被拖救的車

當車子在郊外拋錨時,由於無法像在市區一般請救難車來運回去,只有用牽引的方法。除非方向盤或煞車故障,否則均可請其他的車幫忙拖回去。

這時如果有掛鉤最好,但一般的車上大都沒有掛鉤的設備。將拖繩的一端綁在後車軸上鋼板彈簧的後端,另一頭繫在被牽引車輛的前車軸橫樑的左邊,因為在十字路口右轉時,是小轉彎,拖蠅鬆弛,有可能被前車輪捲進去。兩車的距離以五公尺最適合。連結完畢後,在拖繩的中央繫上一條白手帕做為記號。

在牽引時,熟練的駕駛老手應駕駛被拖的車。一般人都認為前面的車較難駕駛,但實際上駕駛被拖的車所需要的技巧才多呢。當起步時,前車要用較大的力量,所以要在提高引擎轉速後,再緩慢接合離台器,等拖繩緊張後,再加油前進。而且除非是直行而平坦的路,否則不可使用最高排擋。

前車換擋時,拖繩會鬆弛一下,但後車不可踩煞車,田為在煞車的瞬間,前車巳加速了,拖繩會突然緊張而發生衝擊。只有在拖繩垂到地面上時,後車方可稍微煞一下車。最難行駛的是下坡路。一般說來,在下坡時應該取下拖繩,但若下坡的路很短時,也可不必取下,只是後車要巧妙地使用煞車,保持拖繩的緊張,而且前車絕不可使用煞車。

如果遇到紅燈須停車時,前車的駕駛人應伸出手來做記號或閃亮停車燈,以提醒後車注意,然後再緩慢停車。如果配合得好,在後車煞車時停車是最恰當的。遇到轉彎時,耍像貨櫃拖車一樣,儘量轉到道路的外側,避免拖繩鬆弛,以免捲進後車的前輪裏。

高速行駛中,如果不慎爆胎,絕對不可踩煞車

爆胎就是指輪胎內的空氣很快地漏掉的情形。尤其是指外胎或內胎發出很大的爆裂聲而突然洩氣的情形。總之,在高速行駛時,發生爆胎和在市區內慢速行駃時,發生爆胎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駕駛人應特別小心才是。在高速行駛時,如果後輪爆胎,車身僅會稍微傾斜,向爆胎的方向以暖和的曲線轉彎,然後車身會搖擺,但不很激烈,所以後輪爆胎時的危險性較小。當發現後輪爆胎時,慢慢地停車就可以了。但若是因為後輪爆胎時,車身僅有少許傾斜及搖擺,駕駛人沒有發覺而繼續行駛,在路況不好的道路或碎石子路上的話,不但是外胎,連內胎都會被壓爛,所以還是要特別注意。

如果是前輪爆胎時,雖然漏掉了一些空氣,方向盤立即就會偏向爆胎的方向,駕駛人立刻就會有感覺,當發覺爆胎時,馬上停車檢查就可以了。但是若前胎整個爆裂時,方向盤會以極大的力量,向爆裂的輪胎方向旋轉,這時若手沒有抓穩方向盤,車會當埸轉頭,嚴重時,甚至會翻到路外去,或和對面來車撞個正著。為了防止前輪爆裂時造成慘劇,駕駛入經常都要握緊方向盤,但若是一直緊握,又易疲勞,所以要輕輕地把持住方向盤,要領是用拇指扶在方向盤的橫樑,發覺爆胎時,若能立刻握緊,便不會使方向盤失去控制。

最後我們談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汽車在高速行駛中發生爆胎時,就慌忙踩下煞車,結果會如何呢?答案是「非常危險」。因為爆裂的輪胎由於空氣漏掉了,輪胎和輸圈之間鬆動,此時煞車,輸圈被迫停止轉動,但是輪胎由於慣性作用仍舊在轉動,因此不但嚴重損傷到外胎或內胎,還會使外胎脫離輪圈,使車身之傾斜加大,而造成打轉或翻車事故。

所以駕駛朋友們千萬要注意,在高速行駛中,若是輪胎爆了,絕對不可踩煞車,而應緩慢放鬆油門,降低速度,起碼要走上一百公尺,再慢慢停靠到路的右邊。

超車後要從後視鏡看到被超的車後再靠右

在高速公路上超車,一定要觀察前後方,必要時,還得確定左側狀況,然後以大燈閃亮,或快速變換遠近燈來給前車信號,再拉長與前車的距離後開始加速。從與前車並進到超過前車後,最後回到原來車道上,超車便算完成了。不論任何事,都是最後一部分最重要,而超車的技巧也不例外。要看一個人的駕駛技術的優良與否,只要看他在超越前車後,回到原車道的技巧如何,便可知道了。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若是一位駕駛技術不太好的駕駛人從後超車時,總是會不大對勁,這種駕駛人大多是超車後,在兩車的距離尚不足時,便轉回到原車道上,往往逼得被超的車,急忙踩煞車或急轉方向盤以避免撞上去。所謂兩車間的適當距離,就是將當時車速的公里數換算成公尺的數值,在一般的路上是其二分之一。如果在高速公路上以時速八十公里行駛,兩車間的距離便需要八十公尺。但是若要判斷和前車的距離,還可用簡單的目測得知,可是在超車以後,要判斷和被超之車的距離,便不容易了。

因此在超車後,為保持適當的車間距離,可利用後視鏡來觀察。因後視鏡是平面鏡,不用擔心目測的距離錯誤,而且車內的後視鏡都裝在正中央,所以在超過前車以後,不立即變換車道直駛一段距離,在後視鏡裏能看到被超越的車時,車間距離已有了六十公尺左右,這時才能回到原車道上去。回到原車道時,首先要亮起方向燈,做出變換車道的信號,使車身的一半先進入右線,在確定安全後,再完全回到原車道上。

保險桿是為撞車而裝的

即使兒童也知道,汽車上都有保險槓的裝置。這是一種當汽車接觸到其他物體時用來緩衝的裝置,有不致磨損車身或使駕駛人受傷的功用。可是若只有在發生車禍時才有用,這種裝置就顯得有些浪費了‧雖然,保險槓還有美化外觀的消極性作用,但既然它的主要作用是衝撞前面的物體,那麼我們便應該使它積極地發揮這種功用。

在停車場或車庫裏,想倒車到牆邊時,可倒到碰到保險槓為止,這樣便不需要別人來誘導或拼命轉頭看後面計算距離了。當然,後退時一定要很緩慢,事先就要把腳放在離台器踏板上準備著,一碰著牆馬上就踩下離台器停車。還有就是在住宅區裏較狹小的路上掉頭時,如果兩側都是堅固的混凝土牆或石牆,在前進或後退時,可倒到輕輕碰上保險槓為止,如此保險桿便可發揮其功用,而充分利用道路空間,這樣方便多了。 另外,引擎不能發動時,如果有保險槓的話,便可不用繩拖,而由另外一輛車頂住後面的保險桿來發動,當然,此時二輛車的保險桿一定要一樣高才行。

在歐美,一般駕駛人在停車時,並不使用手煞車,因此若想在兩車之間停車而沒有足夠的空間時,便可用保險桿來推動前後車。不過,到目前為止,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汽車還是屬於一種貴重的東西,自己的車被別人的車頂,心裏大都會很不高興,甚至找對方理論。但是再過一段時間,汽車普遍得像鞋子一般時,這種方法便用得上了。就像現在美國汽車的保險桿,都又寬又堅固,歐洲的汽車也大都在保險桿上,裝有膠皮墊,近年來國產汽車也有在保險桿上,裝膠質保護器的。

所以在選購新車時,對於保險槓也應該特別注意,最好是保險槓的兩端向後包住車頭,前頭、散熱箱、側燈等,都要比保險桿凹進去才好。又窄又薄又軟的保險槓是不合格的。這種差勁的保險槓不但不能用來頂車子,一旦別人的撞上來時‧一點都無法防衛住車身,簡直是百無一用的廢物。


後車靠太近要踩煞車

在空闊的道路上逍遙地行駛時,後面忽然快速地駛來一輛車,緊跟在後面,距離非常地小,如果那不是禁止超車的路段,它卻緊跟不放,靠右讓路,它又不超車,這該如何是好?如果能大叫一聲「不要老是跟在後面好不好!」倒也罷了,可是彼此都在車裡,即使叫他也聽不到‧ 如果想以提高速度的方法來摔開這種車,是最笨的方法,因為這樣不但摔不掉,它還會更加緊地跟上來。說實話,每當我有急事,或行駛長距離而希望速度快一點時,就以高速跟上前車,然後尾隨不放。如果前車的駕駛人被激得加快了速度,便正中了我的下懷,當然我還會繼續跟下去。

因為前面的車要注意有沒有橫巷裹衝出來的車、對面來車及行人的情形,而一直處在緊張的氣氛裹;但是跟在後面的車則不必管這些,而能夠很輕鬆地駕駛。我想跟在人家後面駕駛的人,大都是抱著這種心理吧。

在此我介紹諸位一種摔開跟在後面車輛的辦法‧那就是利用煞車燈。輕踩煞車,當然不是為了停車,而是發出信號。輕輕踩下煞車踏板時,煞車還沒有發生作用之前,煞車燈便已亮了,後面的車便會以為前車要停,而急忙踩煞車。如此試驗了兩、三次之後,後面的車一定會知難而退,或是往前超去。如果是在晚上,煞車燈的亮度較白天強,效果會更佳‧可是後面的車如果用遠光燈緊跟在後時,燈光反射在後視鏡或側視鏡上,會非常刺眼‧

性情較急躁的人也許會停下來吵上一架。但這究竟不是上策,最好的辦法是不看後視鏡,或把後視鏡的角度稍微改變一下。如果是防眩式的後視鏡就更簡單了,只要將開關撥到防眩的位置便可以了。

在等紅綠燈,停車時一定要踩下煞車

在平交道或遇到紅燈而停車時,如是在坡路上,就要拉起手煞車或踩下腳煞車,這是當然的。可是即使是在平坦的路上等紅燈時,前面又排了一長排的車,也要養成踩下煞車的習慣。
因為踩下了煞車,如果後面的車撞上來時,可減少損害。也就是說,當後面的車撞上來時,其動力會變成地面與輪胎的摩擦,車體所受的衝擊就輕多了,而駕駛人本身的衝擊也更少了。
有些人主張在這種情況下要拉起手煞車,我卻反對,因為比較起來,腳煞車要比手煞車有力,而且踩下腳煞車時,煞車燈會亮起來,告訴後面的車輛:「我的車是停著的!」
最近的汽車中有一種叫「自動鎖」的裝置,只要踩下腳煞車,便會自動發生停車煞車作用,起步時又自動鬆開。其作用便是確保十字路口停車之安全及上坡時起步的方便。
在平交道或等紅燈時,如果你是最後一輛車,要養成看後視鏡的習慣。熟練的駕駛人在後腦上也必須長兩個眼睛,如果看到後面的來車接近的速度過快,有可能發生危險時,可踩幾下腳煞車,使煞車燈閃幾下,以警告來車。
但是如果無法避免後車的追撞時,該如何應變呢?
對方的車速如不太快,只要雙手握緊方向盤,頭部靠緊靠背,身體用力便可以了。如果來車的速度相當快,則要把身體橫躺下來,或腰部向前,以背墊來緩和頭部所受到的衝擊。由於這種情況都發生得很突然,想要反應得又恰當又敏捷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只有靠累積的駕駛經驗來應付這些意外。總之,交通越發達,這世界也就越是到處都充滿著危機。

在平交道上熄火就起動馬達行駛 (手排車)

我們經常可聽到車輛在平交道上熄火,慌忙中無法發動,而被火車撞上的事件。
初學開車者在駛經平交道時,為了避免熄火,所以都不換擋而一口氣開過去。可是開車的技術稍微熟一點之後,便不管這一套了,即使經過平交道也毫不在意地變換排擋,若恰好引擎的狀況不佳,就會在平交道上熄火。車子熄火時,如果車上有很多人,可以請大家下來幫忙推車;如果只有一個人的話,就要把排擋放在一擋或二擋,將油門踏到底,同時開起動馬達的開關,起動馬達往往比我們想像中有力量,即使很重的汽車,也能緩緩地開過去,而脫離險地。
用起動馬達行駛的方法,並不限於在平交道上,一般的道路上也都可採用。例如在缺油或引擎故障,車子停在路當中的時候,用這種方法很容易便可開到路邊去。所以在車子拋錨時,與其請交通警察先生滿頭大汗地幫忙推車,或打開後車蓋找紅旗插在車上,倒不如用起動馬達開離險地來得方便。
我個人便有過用起動馬達的經驗。那次由於我在試新車,沒有注意到燃料表,結果汽油用完了而拋錨在半路上,便只好用起動馬達將車子開到路邊去。
車子拋錨時,雖然可用起動馬達行駛,但一般汽車並不像兒童樂園裡的電動汽車,裡面有許多電瓶,所以無法行駛得很遠,頂多只能行駛幾十公尺而已。在不得已時,可拆下火星塞,以減少電瓶的消耗量,但是也無法行駛幾百公尺,並且有燒毀馬達的可能。
諸位學員如有興趣,不妨試試看這種情況。可是沒有故障的車在發動起動馬達時,引擎也會同時發動,這時只要拆下火星塞或取下高壓線就可以了。記住,在碰到特殊情況時,「汽油車也可以變成電動車」。

前 4 後 4 左 1 右 1

在所有的車禍中,兩車對撞的比例最高,從後碰撞的情形也不少。在並行的車輛中,從側面碰撞,損害雖小,但這種例子為數也不少。在市區的街頭,我們經常都可看到保險桿彎曲或擋泥板及車門上有傷痕的車。
在車輛少的路上停車或轉彎時,較不會影響到別人。可是在交通擁擠的路上,前面的車突然煞車或旁邊的車突然靠過來時,想躲都躲不開。若是為了避免撞上前車而緊急煞車,後面的車又會撞上來;而耍躲避右車若駛向左邊,則會碰上左側的車。
不僅是在擁擠的市匡,即使是在單行道上平穩地行駛時,也不能說是非常安全。前後左右的車什縻時侯會來個突然的意外舉勤,完全不可預料,如果光是仔細注意前方,若是想不發生車禍,是絕對不可能的。
根據一些經驗老到及技術純熟的駕駛人的說法,開車時對於後方及左右,要比前面更加小心注意。也就是駕駛時要以『前四後四左一右一』的比例來分配注意力。
除了左右,『注意後方』這點大家是老早就知道的了,可是以前的所謂「注意後方」,並不是指注意後方來車之追撞,而是要注意警車。但是在現在,後方追撞上來的車要比警車可怕多了,如果沒有敏銳的後眼及側眼,簡直沒有資格開車。
說到注意後方,通常都是靠側視鏡或車內的後視鏡。可是誰都知道從這些鏡子所能看到的範圍還是太小,從斜後方到後方的這段範圍,可說是完全看不見。由於這個死角發生車禍的情形非常多,因此當轉到左右車道時,或為了超車想開到左邊車道時,前面用眼看,後方靠鏡子是不夠的,一定要把臉轉向左右,確定了斜後方及側方狀況後,再採取行動。
在高速公路上也不可忽視了後方阪左右的狀況,因為車道寬,車與車間的距離也大,車道也多,因此對近處車輛的警覺性便會降低,這時若有其他車輛突然靠近,情況是很危險的,所以千萬要小心才是。

遇到三車道,要走中央

近年來,由於交通流量驟增,市區裏的車道很多都已拓寬成六線道。雖然這樣方便,但是長久以來,駕駛人已習慣了雙車道,這下反而不知道該走那一車道了。在多車道上,通常靠右邊的車道都是供慢車行駛,左邊的車道是快車道 。但是在市區裏靠左車道行駛時,常會被左轉車擋住而不得不停下來,碰到交通量多時,對面來車不斷,左轉車無法轉過去,便只有耐心的等待了。若想強行駛入右車道,又太危險,可能會碰上後面的來車。
為了避免這種情形,那麼是否便該行駛最右邊的車道呢?走右車道,是不致於和對面的來車相撞,可是卻會遇到故障待修的車或靠站的公車,也不太方便,即使沒有遇到這些情形,因右車道都是大型貨車或公車在行駛,速度非常慢,會讓人等得不耐煩的。
在一般情況下,行駛三車道的中間車道上,既不會被左轉車輛擋住去路,也不會焦急地跟在大型貨車或公車的後面超前不得,而能順利地快速行駛。走在中間車道上,雖然須注意左右兩旁的車輛,以及出其不意而來的爭道車,但以平均速度與安全性而言,還是中間車道最好。
所以我奉勸那些專門走左車道而以為那樣比較快捷的人,試試看中間車道,必然能較過去順暢,也不易疲倦。
但這只是指一般的情況而言,遇到特殊情形時,還是走其他車道較方便。譬如左轉信號較少的路,左轉車自然少,靠左邊的車道很少阻塞,這時走左車道便又快又順暢了。如果在全線都禁止停車的路上,連公車的招呼站都沒有,靠左車道行駛最安全,初學駕駛或較懶的人最適合走這種車。

多利用原地轉向

所謂原地轉向,就是在汽車停止的狀況下,轉動方向盤。一般人都認為原地轉向不僅是方向盤重,在輪胎及方向盤的裝置上也會有不當的負荷,而成為故障的原因。而且認為只有蹩腳的駕駛才會利用原地轉向,一流的駕駛人是不用原地轉向的。
但是我卻要積極地奉勸各位,要多多利用原地轉向。我個人就常利用原地轉向,而享受到不少便利之處。我這些話並非胡說,而是有理論根據的。
在以往,「不能原地轉向」的論調是有其道理的,因為舊式汽車的車體大都又重又大,轉向裝置的設計也不好,因此即使在行駛中操作方向盤都會感到笨重,需要相當用力,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原地轉向,方向盤會非常重不說,在轉向裝置上有了過重的負荷,往往會扭壞了輪胎,或磨損了轉向齒輪,而縮短汽車的壽命。
但近年來的汽車,不但車體輕,轉向裝置的設計也進步了許多,轉向齒輪上採用了,彈子盤軸承等,可輕巧地轉動。因此,原地轉向時,方向盤不會很重,輪胎也不會有嚴重的磨損。如果是採用油壓轉向的汽車,方向盤更輕,即使只用一隻手都可以輕易地做到原地轉向,而不用擔心任何問題,且可儘量利用原地轉向的益處。
所以,只要能解決機械構造上的問題,就沒有比原地轉向更方便的轉向方法了。在狹小的停車場,就可以把方向盤轉到死點後前進或後退,用不著像以前,辛苦地分幾次反覆地前進後退,急忙旋轉方向盤了。在充裕的情況下,只要把方向盤轉好,慢慢開車便可,再小的地方,也可極輕易地進出了。
「不可原地轉向」已經成為過去的科學迷信。在汽車的操作上,過去不可,現在卻可的方法有很多,所以我們應該明白,科學進步,駕駛技術的教材當然也應該重寫了。

先踩離合器再發動(手排車)

任何人都知道,在發動引擎時,要分離引擎與驅動輪之連結。因此只要把排擋放在空擋或踏下離合器便可,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那麼發動引擎時,這兩種方法的結果是否完全相同呢,發動引擎時,把排檔放到空擋,用啟動馬達,引擎會發動,而大多數人都是用這個方法來發動引擎。
但是,實際上在發動引擊時,有沒有踏下離合器踏板,有很大的差別‧如能瞭解汽車構造,這道理是很簡單的。在變速箱有連結引擎動力的一組齒輪與將動力傳進轉動軸的一組齒輪。所謂空擋就是將這兩組齒輪分離,以斷絕引擎的動力。如此,只要離合器在接合,排擋雖然在空擋位置,但是連結引擎動力的一組齒輪仍舊和引擎動力是相連的。所以沒有分開離合器而使用起動馬達時,變速箱裏一半的齒輪會和引擎一起轉動,也就增加了起動馬達的負荷,因此分開離合器之後才發動引擎,就減少了這種負荷,起動馬達的旋轉也就輕鬆了許多。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早晨,用這種方法發動引擎,能很輕易的發動,本來在寒冷的天氣,引擎很冷,加上潤滑油的凝結,往往需要很大的動力,而且變速箱裏的潤滑油也會因冷而增加粘度,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是發動引擎時不可忽視的阻力。
除此之外,不分開離合器而發動引擎,如誤把排擋桿放在任何擋上,都有可能使汽車突然移動而造成危險。以往汽車的起動馬達力量較小,引擎馬力也小,即使是排擋桿不在空擋,頂多是無法發動,並不會使汽車突然移動。可是最近的汽車由於性能提高,排檔在一擋或二檔時,僅靠起動馬達,也可行駛一段距離。所以排檔桿在檔裏,引擎也會發動,阻風發生功用,引擎轉速也快,就會使汽車突然間使出。
為了防止危險事情發生,在用起動馬達時,最好養成分開離合器的習慣。尤其開新車或是借用別人的汽車時,不僅排檔要放在空擋,離合器也要分離,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輪胎的氣壓常要提高四成

大家都知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輪胎的氣壓要加兩成。可是到底有多少人能遵守呢?再說,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如果沒有打氣設備,馬上想提高車胎的氣壓,也是辦不到的。
在剛有高速公路時,駕駛人由於新奇、緊張,在駛進高速公路前,都會到有打氣設備的加油站或修車廠加足胎壓。可是在習慣於高速公路後,緊張的心情放鬆了,大家就不在特別為行駛高速公路而增加胎壓了,因為以一般的胎壓還是可以行駛的。
以往由於道路的情況不好,因此輪胎的氣壓低些,反而能使車身的振動減少,坐著也舒服。可是近年來小型汽車也高性能化了,道路情況改善,高速公路愈來愈多,汽車的行駛速度自然也隨之提高。但若是舊車或輪胎粗糙加上胎壓不足的車輛,也跟著以高速行駛,其\結果不是拋錨就是爆胎,增加了不少交通事故。
因此,任何汽車駕駛人都知道,在高速公路上要特別注意輪胎的氣壓。可是在高速公路上,仍然不斷有因胎壓不足而發生的交通事故,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大部分的駕駛人都認為「胎壓低一點坐起來較舒服,輪胎也耐用些」。可是現在的輪胎製造技術進步,所用的纖維材料也從木棉而人造絲、尼龍,最近已進步為合成樹脂纖維以及玻璃纖維,甚至使用鋼鐵了。所以即使增加胎壓也絕不會發生問題或損壞輪胎,是適合於高速時代用的。
另一方面,由於汽車的性能的提高,與其講求乘坐時的舒適,不如多注重些高速轉彎煞車時的氣壓加足。所以不妨在平時就把車胎的氣壓加足,以防止車禍。
我自己的汽車標準胎壓是一點四,高速行駛是一點六,可是即使在平時我也將胎壓保持在二點零,也就是提高了四成。如此,便用不著為了行駛高速公路而特別費神增加胎壓了。況且輪胎的氣壓高,利於轉動,和同類的汽車比起來,燃料也節省了一成,而且三個月檢查一次胎壓就可以了,平時即使是降低了一些胎壓,也比一典六還高,所以可以放心地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開車時要展現自己的存在

和確認四周狀況一樣重要的事,就是要讓別人看見你的車。在晚上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會比白天容易察覺是否有其他來車,因為燈光會告訴我們車子己漸漸接近。
開車時要展現自己的車子,讓其他駕駛人知道你的存在。就算你看得見別人的車,但別人不一定有看見你的。即使在白天,如果遇到下雨我一定會開車燈。另外像是在只能靠凸鏡確認來車的山路,點車燈可以讓凸鏡反射,讓來車發現你。在十字路左轉或右轉時,也要慢慢行進,向四周展現自己的存在。這並不是只針對其他車輛,也要向行人或機車表明你車子的行進路線。
展現車子的存在,其實就是在展現你的想法。從視線不好的停車場把車開到馬路前,必須先慢慢地把車頭開出去,讓別人注意到你。當其他車輛注意到你的時候,有時會拼命按喇叭,這時不必在意,反而應該要謝謝他們注意到你的存在才是。
下一步你的車子會採取什麼行動,是停車呢,還是轉彎,這些想法都要展現出來讓其他車輛知道。要是能這樣做,別人也可以邊預測其他車輛的動向邊開車。最危險的就是做出別人預想不到的動作,而出乎意料的動作會造成意外。因此,不管是行人或車輛都必須要注意。
十宇路口的左轉指示燈快要變了,前面的車輛也向前開去了,你踩下油門準備跟上去,這時卻變成紅燈。你忽然害怕地緊急煞車,在這一瞬間,後面的車輛追撞上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後方的車輛認為你會開過去。
在這種紅綠燈即將轉換的時候,除了要讓周圍的人知道你的存在之外,還要特別表示你準備左轉,然後慢慢地開動車子,這樣絕對比較安全。此時或許會被其他車輛按喇叭警告,但因為這樣周圍的其他車輛就會注意到你的行動,而有足夠時間減速或煞車。也就是說,要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去採取行動,這就是讓他人看見自己的駕駛方法。

親眼確認狀況後再行動

常在住宅區的狹窄巷弄中,看到年輕人以可怕的速度呼嘯而過。這可說是毀滅性的開車方式。也只有這種駕駛人會自大地說:「因為我直覺反應快!」但是,根據我在賽車比賽或拉力賽中橫街直撞的親身經驗,如果是用「直覺反應」來開車,大概有幾條命部下夠。
以我長年的經驗,直覺反應這種東西我不大認同。除了親眼確認過的情況之外,一切都是不可信的。安全駕駛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最可怕。不管是加速或轉動方向盤,我都一定要親眼確認後才採取行動。我稱這種作法是「眼見為憑的駕駛」。
開車最怕的是發生事故或車禍。要是沒有這些事,汽車實在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工具。若是發生車禍傷到人,所有相關人士都會因而陷入不幸。為了防止這些可怕的事故,除了確實執行「眼兒為憑的駕駛」,別無他法。
-定要看到之後才採取行動,也就是說,什麼都看不到的時候,就不要採取行動。譬如,住宅區的窄巷裡停滿了車,在確認是不是會有小孩突然衝出來之前,一定要將速度放慢。右轉時一定要確認右後方,不這樣,說不定就會發生機車從後方撞上的車禍。另外,就算是紅綠燈都未必能相信。左轉時,要是只盯著箭頭號誌,說下定會有應該要停車的車子突然直直衝過來,要採取任何行動之前,一定要盡力確認四周。
為了「看見」,我會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東西,像是路口的凸鏡:雖然不很容易看,但多少都可以確認是否有東西在移動,道路兩旁的商店玻璃門窗,也可以當作確認小孩子或自行車動態的道具。若是遇到停止的公車或卡車,更要注意一下輪子左右,看看是否有人的腳在移動,很可能之後會衝出要過馬路的人。依據這些狀況做成一份檢查清單,開車時隨時注意一下。
總之,資訊越多越可以遠離危險。盡可能的多觀察四周事物,就能看到並確認比現在更多的狀況、請大家一起貫徹「眼見為憑的駕駛」,務必能多注意一個狀況就多注意一個吧!